Deepseek助力审计报告生成:关键步骤与要点
Deepseek作为人工智能辅助工具,能够依据审计工作底稿自动生成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,但仍需结合专业判断和人工复核。以下是生成完整审计报告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:
一、生成逻辑与步骤
数据提取与清洗
- 自动抓取底稿中的审定数(TB最终版)。
- 识别重大审计调整(AJE)。
- 提取关键审计事项(KAM)记录。
- 解析附注披露核对表。
报告正文生成
python
# 伪代码示例
def 生成审计意见(意见类型):
模板库 = {
"无保留意见": "标准审计报告模板.docx",
"保留意见": "保留意见模板.docx",
"否定意见": "特殊意见模板.docx"
}
根据底稿中的"审计结论"字段自动匹配模板
替换关键字段(被审计单位名称、报表期间等)
# 自动生成示例
审计意见类型 = 底稿数据库.query("SELECT 结论类型 FROM 总结论表")
报告正文 = 模板引擎.render(模板库[审计意见类型], 基础信息)
已审会计报表生成
- 自动对接试算平衡表(Trial Balance)。
- 应用审计调整分录(AJEs)。
- 格式转换(XBRL/Word/PDF)。
- 勾稽关系自动校验:
math
∑资产科目 = ∑负债+所有者权益
现金流量净额 = 现金期末 - 期初
附注生成
- 结构化数据填充(会计政策/估计)。
- 自动生成报表项目注释:
sql
SELECT 科目代码, 科目名称, 期末审定数
FROM 审定TB
WHERE 披露级别 = 重要
ORDER BY 科目层级
- 关联方披露自动抓取(从底稿关联方清单)。
二、关键技术支撑
自然语言生成(NLG)
- 基于BERT模型的段落生成。
- 会计准则条款自动匹配(CAS/IFRS)。
智能校验系统
- 监管要求核对(证监会披露准则)。
- 前后逻辑校验(附注与报表一致性)。
- 敏感词过滤(如"虚假记载"等)。
三、操作注意事项
必检项目
- 报告文号与底稿索引的对应关系。
- 报告日期与审计程序完成日的逻辑关系。
- 附注披露颗粒度(需符合重要性水平)。
人工复核要点
- 审计意见类型的恰当性。
- 关键审计事项的表述准确性。
- 期后事项披露完整性。
- 持续经营假设的特别考虑。
四、典型输出结构
plaintext
审计报告
├─ 审计报告正文(含审计意见)
├─ 已审计财务报表
│ ├─ 资产负债表
│ ├─ 利润表
│ ├─ 现金流量表
│ └─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
└─ 财务报表附注
├─ 公司基本情况
├─ 重要会计政策
├─ 报表项目注释
├─ 关联方披露
└─ 或有事项/承诺事项
五、特别提示
需配置审计准则更新模块(自动监测准则修订)。
建议保留版本控制系统(保留报告修改痕迹)。
必须进行跨表勾稽关系AI验证(如附注折旧额与现金流量表衔接)。
注: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,审计报告最终需由签字注册会计师手工签署,并复核电子签章有效性。建议将AI生成报告作为初稿,经项目合伙人复核后方可正式出具。